對我來說我沒有很喜歡看感冒,因為感冒本來就會好,開藥只是減緩不舒服,沒有甚麼治療的意義和成就感。所以這段期間感冒患者少其實很開心,因為大部分的患者都是真正需要看病的患者,而且可以花時間為患者好好解說。
要很快緩解感冒症狀根本就沒甚麼秘訣,很多人以為用抗生素就會好得比較快,事實上感冒90%以上是病毒,開抗生素根本就沒用,就像新冠肺炎開抗生素完全沒用一樣。所以要讓病人很有感的關鍵是止痛、止咳、止流鼻水這些症狀治療的藥。這也是很多醫師怕生意不好會「重複用藥」的原因。
「重複用藥」指的是重複使用相同機轉的藥物,例如:同時開2-3種止痛藥、止咳藥、流鼻水藥、類固醇、抗生素。
「重複用藥」的缺點就是對一些患者會產生「副作用」,這些副作用其實醫學的書上都有寫到,但還是有醫師會繼續這樣開,這種開法只能騙騙不懂的患者,大多數看得懂的醫生是不屑的,舉例來說,醫院的醫生根本就不會這樣做。弔詭的是有些人在醫院時是一個樣,出來開業就變了一個樣。
重複使用多種止痛藥會造成患者胃痛、或肝指數上升、腎功能變差,高劑量的安滅菌常會造成腹瀉,重複使用抗阻織胺會造成口乾舌燥或解尿困難。
我的每節門診大概都有一兩位患者是來看這些副作用的。查查雲端藥歷就可以找到疾病的根源。除了替他們感到遇人不淑外,我實在也無法做些甚麼。